2020-06-19 13:03:45 来源 : 洞察前瞻 点击 : 512
有很多创意,我们一直在等待新创团队去尝试,有时甚至要等好几年。为了更直接地说明是哪些创意,我们写下这个 RFS。
注意,你不能因为这个列表而去建立一个公司。这个列表主要是为了刺激你去思考。我们不希望我们收到的申请表里,有很多竟然只是按照列表而来的。我们不想要这样,大多好的点子应该是让我们感到惊喜的,而不是那些我们等待的创意。
我们希望那些那些正在实现这个列表上的创意的公司,能够考虑申请加入 YC。这个列表的领域有很多都是「突破性技术」,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去投资网路和行动类的新创公司。传统的像 Google 和 Facebook 这样的新创企业都很重要,并且他们本身就是突破性技术。
下面这个列表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些领域。更一般地说,我们对任何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技术都感兴趣。
能源获得能源的成本与生活品质之间有着很显着的关联性。
纵观整个历史,当获取能源的成本普遍下降时,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显着改善。
便宜的能源会大大减少贫困。新能源也能帮助改善环境和经济、减少战争,让我们拥有一个稳定的未来,还能带来更丰富的食物和水,等等。
我们相信经济问题是主导性的,所以新能源必须比以往的能源更便宜,不需要政府补贴,还能够满足全球需要。核能可能会被接受,而且它可能是可再生资源。但是核能的定价却是首要问题。
除了能源的生产,我们对能源的储存和转化也很感兴趣。如果做出比现在的电池好十倍的电池出来,那也会催生出伟大的新事物出来,比如可以更简单的转移能量。
AI因为 AI 可能带来的潜在冲击,好像还没有足够多的聪明人去研究它。
很多人谈论 AI 时都带有畏惧和害怕,他们的畏惧和害怕都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但是这就像技术史上的分界线一样,在之前我们对它是一种看法,但是之后,我们现在对它的看法又是截然不同。
机器人机器人将是我们在物理世界中完成工作的主要手段。
我们对机器人的定义很广泛,比如,我们把无人驾驶汽车看作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将是我们用来探索空间、甚至人体如何运转的工具。
生物技术儘管为时过早,但是我们最终有可能做出真正的生物学的程式。
生物技术有很多发展方向:治疗疾病,延缓衰老,人机合体,下载记忆,基因编程等等。我们肯定这将是未来几十年里最让我们惊奇、又有冲击力的领域。这种感觉就像 1970 年代的微型电脑。
读取 DNA 已经变得又快又便宜了。这里有很多有趣的应用,有可能更有趣的应用是我们能更好的改写 DNA。
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能应用生物技术去阻止它自身的滥用。比如说,如果坏人能快速地製作出传染病,而好人同样可以快速地製作出新的药物和疫苗,那就很好了。
医疗保健美国的医疗保健已经被严重打乱了。我们把将近 20% 的 GDP 用于医疗保健,这是不可能支撑下去的。
我们对既能改善医疗保健、又能降低成本的方式很感兴趣,但是对利用它来漫天要价的公司不感兴趣。我们特别对预防型的医疗保健感兴趣,预防可能是改善健康最有力的方式。传感器和数据好像大多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它们对于医疗健康也很重要。
医疗器具好像也是新创企业的沃土。
药物药品的发展速度已经慢下来了,但是更加昂贵了。
我们愿意支持採用新的方式来发展药物的企业。对于药物,我们的眼界很开阔:那些能真正有益于人的非处方药,我们也感兴趣。比如像能改善人的智力的药物一直没多少人去探索。
食物和水总有一天,我们会遭遇食物和水不充足的问题。
几乎可以确定,技术能改善这一情形。伟大的创新是可能的——我们将需要一次如「绿色革命之父」Norman Borlaug 曾做出的那幺大规模的进步。
教育如果我们能完善教育,这个列表上其它的每一项我们最终都能做到。
用技术去完善教育的第一次尝试就是,利用网路把传统的教育内容分发给更多的读者。这样很棒,但是因特网是一个彻底不同的媒介,它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能把技术的规模效应和一对一的当面互动结合起来的解决办法会很吸引我们。
这里或许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突破性技术」,但至少它需要一个崭新的方式来完成。
网路的基础构架我们无法想像没有网路的生活。我们需要确定网路会保持运转——这包括安全、自由和开放的交流、以及基础设备等一切让网路运转起来的事物。
网路是一种变革的力量,我们对能大大改变社会基础的应用很感兴趣。
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一切事物的「API 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放了一个 API 的网站接口,网路会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政府很少有新创公司为政府写软体。
但是政府是一个使用差软体的大客户。
我们除了去改善已有的软体感兴趣,我们对开拓新的网路领域也很感兴趣,比如公共服务的众筹。
人体机能增进我们喜欢那些尝试去增进人体机能的公司。
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有很多种方式去这幺做。生物技术能让我们寿命更长、也更聪明。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这种例子很多啦。
VR 和 AR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一直都是个未完成的诺言。
但是我们感觉又一波技术浪潮到来了,现在正是开始实现 VR 和 AR 的最佳时机。
基础科学科学好像也被打乱了。目前科学研究的资助模式被打乱了,它更偏向政治技巧而非科学天
才。
我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来进行基础性研究。有一大堆可以进行商业应用的科学研究,比如材料科学、神经元科学、气候工程等等,而我们愿意去找到一个解决方式让它们实现。贝尔实验室成功运转了很长时间,但是在现在这个世界它很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交通和住房大约一半的能源都用于交通,而人们花了大量时间却换来不开心的出行。
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很重要,所以人们还是需要到处走动。同时,住房越来越贵,部分原因就是交通上的困难。对于能让人们住得更好、让人们可以一起工作、更方便地出行的方式,我们很感兴趣。
100 万个工作机会我们想投资有潜力创造 100 万个工作机会的公司。
有很多领域可以把劳动分为人力的和电脑的,我们擅长做一些事情而电脑却难以做好,有些则正好相反。而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这种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工作对这个世界有益,而且可能还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战略——如果现有的工作没有了,而哪个公司能创造大量工作机会的话,它应该可以吸引到很多有天份的人。
程式工具软体开发人员越来越多地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用于开发软体的工具是一个很重要的槓桿:它们对于软体的品质和类型有极大影响。
我们很乐意帮助开发者更快地创作出更好的软体。这就需要写出新的程式码,对程式码有新的理解,新的协作方式,以及值得信赖的用来交付软体的新工具。
我们相信这种产品很重要,它能让社会中大多数人掌握软体开发。事实上,我们对新的编程方式感兴趣。一定有更好的编程方式,而如果你能做出来,一定会产生巨大影响。
现在框架是比以前好了,语言也比以前聪明一点了,但是我们几乎做的都是同样的事。
好莱坞 2.0新的明星不再是被天才经纪人发现的,而是被 YouTube 上的粉丝发现的。
2014 年,电影遭遇了 1997 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夏天。就像未来的明星不再需要天才经纪人,未来的内容消费者是在网上、而非剧院收看内容,可能还有其它的方式。
现在的明星和粉丝之间有着直接关係,明星也可以用新的方式发表作品。
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变化一定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新企业。
造舞台而非造单个偶像,申音想搭一个可以批量製造「怪杰」的网路真人秀舞台
多样性多样性对于企业和世界都有益。
没有不同的视角,我们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就会错过很多大机会。我们想投资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和新创企业,它们致力于让技术变得更包容,它们能对于各个年龄层、种族、性取向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吸引力。
发展中国家这个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拥有了运算体验,并步入了中产阶层。
未来,越来越多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将专注于服务这些新兴消费者,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消费者。随着这些国家的 GDP 赶超美国,专注于这些市场的企业也一定会大显身手。
但是要在这些市场发展企业也不容易,因为海运和支付等很多基础设施还没建好。不过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垂直整合型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企业级软体目前大型企业所用的软体还是很糟糕的,不过还是很有利可图。
颠覆性的企业级软体会涌现出来,它能解决各个规模的企业和各种职业所面对的问题。下面有 3 个我们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众所周知,存钱很难,而且人们越来越难以做到。自 1980 年代开始,储蓄率一直在下降。
很难找到存钱和投资的好方法。在银行存钱的利息也很难跟得上通货膨胀的节奏。大多数人都会有两种选择,要幺去买股票、债券,人们就要面对很多的波动,要不是付钱给基金经理,人们就会在各种基金指数面前一败涂地。很多人都不擅长平衡投资组合和优化税收。
我们或许希望能有某种软体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乐于看到出现能让人省心的新服务,能让人们去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围绕个股量身定做一些服务。
这样有可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受益,并且有可能解放大量人力资源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远程通讯Skype 改变了这个世界,但是它也是每况愈下。
儘管宽频已经很普及了,但我们最基本的远程通讯的工具依然平淡无奇。在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更简单、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注意:
这个 RFS 并不是我们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正如我们多次说过的那样,人比点子更重要。并且,如果你不是对某件事情天生就有兴趣,你也做不好这件事情。你更可能凭藉你真正喜欢的点子而获得投资。
2020-08-11 01:12
2020-08-11 01:12
2020-08-11 01:13